學 術 報 告
報告題目:新型多功能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性能調(diào)控及在新興光電領域的分析
應用
報告時間:2019年11月14日 16:20
報告地點:行知樓101
報 告 人:姚 軍
姚軍,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電 話:028-83037311
西南石油大學明德樓A124(辦公室)
姚軍,男,博士,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漢族,中共黨員,現(xiàn)任西南石油大學一流學科高水平立項團隊: 生命、環(huán)境及能源分析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副教授,油氣藏地質(zhì)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成員,碩士生導師,從事分析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納米材料、生物和化學傳感器、生化分析、生物醫(yī)學、臨床化學、環(huán)境能源分析、油田化學,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光譜分析和電化學領域,尤其聚焦于分子熒光和電化學分析研究,特別是納米材料如量子點、石墨烯、貴金屬等在生命科學與分析科學各領域的光電應用。研究內(nèi)容囊括納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應用的全過程。其它研究興趣包括: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zhì)譜、液質(zhì)聯(lián)用、氣質(zhì)聯(lián)用、電化學發(fā)光、化學發(fā)光、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等。主持和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廳局級以及校級各級各類多項科研項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權威期刊Chemical Reviews (SCI一區(qū),IF= 54.301,TOP期刊)上發(fā)表高水平、高影響力頂級學術論文1篇(ESI 高被引論文),國內(nèi)外同行已下載15000次以上,他引超過432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SCI一區(qū),IF=7.443,TOP期刊,他引121次)、Nanoscale(SCI一區(qū),IF=6.97,TOP期刊,他引29次)、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SCI一區(qū),IF=6.641,TOP期刊,他引10次)、Acta Biomaterialia(SCI一區(qū),IF=6.638,TOP期刊,他引15次)、Microchimica Acta(SCI二區(qū),IF=5.479,他引2次)、Analytica Chimica Acta(SCI二區(qū),IF=5.256,他引2次)、Talanta (SCI二區(qū),IF=4.916)、Analyst(SCI二區(qū),IF=4.019,他引46次)、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SCI二區(qū),IF=3.12,TOP期刊,他引4次)、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SCI二區(qū),IF=3.375,TOP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SCI四區(qū),IF=1.982,他引9次)、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SCI四區(qū),IF=1.093,他引5次)、分析化學(SCI四區(qū),IF=0.931,他引14次)等著名核心SCI期刊上發(fā)表高質(zhì)量論文多篇,均為ESI源刊,第一作者單篇最高他引432次以上,第一作者單篇最高影響因子54.301,第一作者總他引663次以上,第一作者總影響因子111.265,所有論文總他引次723以上,所有論文總影響因子117.266,其中發(fā)表的英文SCI論文一半以上位于SCI一區(qū)。多次應邀擔任Acta Biomaterialia、Microchimica Acta、Analytica Chimica Acta、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ChemistrySelect等多種知名SCI雜志審稿人。作為負責人及主研主持和參與了26項科研項目,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負責四川省科技廳項目1項,負責四川省教育廳項目1項,作為第二參與人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作為第三參與人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負責西南石油大學油氣藏地質(zhì)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1項,負責西南石油大學科技基金1項,負責西南石油大學青年教師“過學術關”項目1項,作為第二參與人主研西南石油大學油氣藏地質(zhì)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1項,作為參與人參研教改項目1項,指導四川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4項,指導西南石油大學開放性實驗重點項目7項,指導西南石油大學開放性實驗普通項目5項,授權軟件著作權1項。曾榮獲2019中國化工學會年會“Best Presentation Award”獎、首屆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四川大學“學術之星”、四川大學“優(yōu)秀博士”、四川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研究生干部”、四川大學“光華獎學金”、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二等獎學金”、西華師范大學“十佳學術之星”、西華師范大學“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三等獎學金”、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學質(zhì)量獎“二等獎”等多項榮譽稱號和獎勵。多次受邀參加2019中國化工學會年會、第十七屆國際電分析化學會議暨第三屆國際電化學發(fā)光會議、第十八屆四川省光譜分析學術年會暨2018西南地區(qū)分析化學學術會議、四川省化學化工學會分析化學學術年會暨環(huán)境化學學術研討會等各類大型學術會議,并作多場專題學術報告,與國內(nèi)外多名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廣泛及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u 教育經(jīng)歷
時間 |
學校、專業(yè) |
獲得學位 |
2002.09-2006.06 |
西華師范大學 化學專業(yè) |
學士 |
2006.09-2009.06 |
西華師范大學 物理化學 |
碩士 |
2010.09-2013.06 |
四川大學 分析化學 |
博士 |
u 工作經(jīng)歷
時間 |
單位、崗位 |
職稱晉升情況及其它 |
2009.07-2010.07 |
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 |
助教 |
2013.08-2018.04 |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講師 |
2018.05-至今 |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副教授 |
u 研究領域
1. 先進功能材料與無機合成化學
2. 納米分析材料
3. 納米催化材料
4. 化學生物傳感器
5. 生化分析
6. 生物醫(yī)學
7. 環(huán)境分析化學
8. 資源與能源分析
9. 分子光譜
10. 電分析化學
11. 光催化
12. 化學生物學
u 研究生招生方向
1. 功能材料和先進材料的表、界面設計與調(diào)控及分析傳感;
2. 納米材料的制備、組裝、表征、性能、結(jié)構及應用探索;
3. 化學與生物傳感、納米生物醫(yī)學器件、分子工程、高通量單分子檢測、適配體和DNA分析及其與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等;
4. 分子診斷與納米及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分析化學,免疫分析、細胞分析化學、分子識別,生物分子與細胞及其功能分子高效分析方法;
5. 生物電化學、納米和超分子電化學、光譜電化學、修飾電極、超微電極與生物分子電子器件等;
6. 環(huán)境監(jiān)測、保護與污染防護及治理,資源利用與能源分析;
7. 納米材料多相催化、吸附分離和能源儲存以及能源與環(huán)境光催化材料、仿生催化研究。
u 學術交流和特邀報告
2019中國化工學會年會
第十七屆國際電分析化學會議暨第三屆國際電化學發(fā)光會議
第十八屆四川省光譜分析學術年會暨2018西南地區(qū)分析化學學術會議
四川省化學化工學會分析化學學術年會暨環(huán)境化學學術研討會
u 學術服務和專題講座
西南石油大學博士論壇
西南石油大學西油證道
西南石油大學大精設備系列培訓講座--熒光分光光度計的原理、操作和應用
u 獲批立項榮譽團隊
西南石油大學一流學科高水平團隊建設項目:生命、環(huán)境及能源分析創(chuàng)新團隊
u 代表性論文、專著、專利
1. Jun Yao(姚軍), Mei Yang, Yixiang Duan. Chemistry, Biology and Medicine of Fluorescent Nanomaterials and Related Systems: New Insights into Biosensing, Bioimaging, Genomics, Diagnostics and Therapy, Chemical Reviews, 2014, 114, 6130-6178, SCI (IF=54.301),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一區(qū), TOP期刊,ESI高被引論文,被引頻次432次以上.
2. Jun Yao(姚軍), Yu Sun, Mei Yang, et al. Chemistry, Physics and Biology of Graphene-based Nanomaterials: New Horizons for Sensing, Imaging and Medicin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 14313-14329, SCI (IF=7.443), 第一作者(被評為Top10排名第二的亮點論文), ESI A級, SCI一區(qū), TOP期刊, 被引頻次121次以上.
3. Jun Yao(姚軍)*, Lin Li, Pingfan Li, et al. Quantum Dots: from Fluorescence, 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to Electrochemistry, Nanoscale, 2017, 9, 13364-13383, SCI (IF=6.97),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一區(qū), TOP期刊,被引頻次29次以上.
4. Jun Yao(姚軍)*, Pingfan Li, Lin Li, et al. Biochemistry and Biomedicine of Quantum Dots: from Biodetection to Bioimaging, Drug Discovery, Diagnostics, and Therapy, Acta Biomaterialia, 2018, 74, 36-55, SCI (IF=6.638),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一區(qū), TOP期刊,被引頻次15次以上.
5. Jun Yao(姚軍)*, Xin Gou. An Investigation of Preparation, Propertie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Zinc Blende CdTe/Cd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Trace Mercur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6, 4, 9856-9863, SCI (IF=6.641),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一區(qū), TOP期刊, 被引頻次10次以上.
6. Jun Yao(姚軍)*, Heng Wang, Min Chen,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Graphene-Based Nanomaterials: Properties, Toxicity and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Biology and Medicine, Microchimica Acta, 2019, 6, 1-25, SCI (IF=5.479),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二區(qū),被引頻次2次以上.
7. Jun Yao(姚軍)*, Min Chen, Nannan Li, et 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and B,N,F-CQDs/AgNPs for Enhanced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and Dual Signal Amplification in Highly Selective and Ultra-Trace Bisphenol S Determination in Plastic Product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9, 1066, 36-48, SCI (IF=5.256),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二區(qū), 被引頻次2次以上.
8. Jun Yao(姚軍)*, Cheng Huang, Chaohui Liu, et al.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Nanomaterials: A Versatile Platform for Imaging, Sensing, and Therapy, Talanta, 2019, 208, 1-23, SCI (IF=4.916),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二區(qū).
9. Mei Yang, Jun Yao(姚軍), Yixiang Duan. Graphene and Its Derivatives for Cell Biotechnology, Analyst, 2013, 138, 72-86, SCI (IF=4.019), 第二作者(被評為2013年Analyst最暢銷的前25篇文章), ESI A級, SCI二區(qū), 被引頻次46次以上.
10. Jun Yao(姚軍)*, Yi He, Lin Li, et al. Magnified Fluorescent Aptasensors Based on A Gold Nanoparticle-DNA Hybrid and DNase I for The Cycling Detection of Mercury (II)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9, SCI (IF=3.375),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二區(qū), TOP期刊.
11. Jun Yao(姚軍)*, Chaohui Liu, Mei Yang. An Ultrasensitive and Highly Selective Electrochemical Aptasensor f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er Bisphenol A Determination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Nitrogen, Sulfur, and Phosphorus Co-Doped Carbon Dots as Signal Enhancer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Kinetic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9, 166, B1161-B1170, SCI (IF=3.12),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二區(qū), TOP期刊.
12. Jun Yao(姚軍
)*, Chaohui Liu, Ling Liu, et al.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L-cystein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on AgNPs/GQDs/GCE 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8, 13, B551-B558, SCI (IF=3.12), 第一作者, ESI A級, SCI二區(qū), TOP期刊, 被引頻次4次以上.
13. Jun Yao(姚軍), Mei Yang, Yixiang Duan. Highly Fluorescent CdTe Nanocrystal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Property,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as a Sensor for Biomolecule Analysis,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29, 633-640, SCI (IF=1.982), 第一作者, ESI B級, SCI三區(qū), 被引頻次6次以上.
14. Jun Yao(姚軍), Mei Yang, Yu Liu, et al. Fluorescent CdS Quantum Dot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5, 15, 3720-3727, SCI (IF=1.093), 第一作者, ESI B級, SCI三區(qū), 被引頻次5次以上.
15. Mei Yang, Jun Yao(姚軍), Yu Liu, et al. Sensitive Detection of Mercury (II) Ion Using Wavelength-tunable NIR-emitting Gold Nanoparticles Based on Protein-templated Synthesis,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29, 2416-2424, SCI (IF=1.982), 第二作者, ESI B級, SCI三區(qū), 被引頻次3次以上.
16. 姚軍,李將淵,《核酸堿基鳥嘌呤在聚溴甲酚綠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及其動力學研究》,分析化學,2008年36卷12期,1672-1676,SCI (IF= 0.931), 第一作者, ESI B級, SCI四區(qū), 被引頻次14次以上。
17. 姚軍,李將淵,劉敏,《鹽酸吡哆辛在聚L-色氨酸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及其分析測定》,應用化學(EI),2009年26卷7期,826-830,第一作者, 被引頻次9次以上。
18. 姚軍,李將淵,羅洋,《鹽酸吡哆辛在聚溴甲酚綠修飾電極的電化學特性》,電化學(核心C類),2009年15卷2期,224-227,第一作者, 被引頻次6次以上。
19. 姚軍,李將淵,周穎,趙亮亮,《聚對苯二酚修飾電極測定多巴胺和L-色氨酸的電化學研究》,化學試劑(核心C類),2009年31卷5期,355-358,第一作者, 被引頻次5次以上。
20. 楊美,姚軍,《L-色氨酸在聚甲基紅膜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及其分析研究》,分析科學學報(核心C類),2010年26卷3期,319-322,通訊作者, 被引頻次6次以上。
21. 姚軍,李將淵,馬曾燕,池永明,唐自龍,《L-色氨酸在單壁碳納米管/玻碳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及其分析研究》,西華師范大學學報(省級),2008年29卷1期,55-58,第一作者, 被引頻次3次以上。
22. 池永明,李將淵,馬曾燕,姚軍,唐自龍,《茜素紅-多壁碳納米管修飾電極測定尿酸》,西華師范大學學報(省級),2008年29卷1期,51-54,第四作者, 被引頻次5次以上。
u 主要研究項目
1. 基于“開關”型FRET近紅外比率熒光探針的構建及信號放大技術用于乙肝病毒DNA的循環(huán)檢測與成像研究,2019/01-2021/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802273,姚軍,27萬元,在研,主持
2. 熒光碳點的綠色合成、表征及其在環(huán)境痕量汞離子檢測中的應用,2019/01-2021/12,四川省科技廳項目,19YYJC2882,姚軍,10萬元,在研,主持
3. 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量子點的制備、表征及其用于環(huán)境中重金屬離子的分析檢測,2014/01-2015/12,四川省教育廳項目,14ZB0050,姚軍,2萬元,已結(jié)題,主持
4. 油田產(chǎn)出水回注的水質(zhì)達標處理技術研究,2020/01-2021/12,西南石油大學油氣藏地質(zhì)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
PLN201932,姚軍,0.5萬元,在研,主持
5. 西南石油大學青年教師學術資助項目,2017/12-2020/12,西南石油大學,201331010080,姚軍,8萬元,在研,主持
6. 高質(zhì)量、多功能熒光納米半導體晶體的綠色合成及表征研究,2014/01-2015/12,西南石油大學科技基金項目,2013XJZ016,姚軍,2萬元,已結(jié)題,主持
7. 內(nèi)嵌金屬富勒烯作為高效氧還原電催化劑的研究,2017/01-2019/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602270,姚軍,20萬元,在研,主研
8. 包載驅(qū)油表面活性劑智能微膠囊的制備以及活性研究,2016/01-2018/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50617,姚軍,21萬元,已結(jié)題,主研
9. 創(chuàng)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譜分析儀器的研發(fā)與應用,2012/01-2015/12,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專項,2011YQ030113,姚軍,5000萬元,已結(jié)題,主研
10. 新型多孔芯片技術快速檢測病原微生物的研究,2013/01-2016/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275105,姚軍,78萬元,已結(jié)題,主研
11. 功能性納米復合材料增強凝膠封堵性能及其用于氣井開發(fā)堵水劑方面的應用研究,2020/01-2021/12,西南石油大學油氣藏地質(zhì)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PLN201915,姚軍,2萬元,在研,主研
u 軟件著作權
分析化學安全隱患智能排查系統(tǒng)V1.0,2019SR0111460,姚軍
u 獎勵與榮譽
榮獲2019中國化工學會年會“Best Presentation Award”獎、首屆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四川大學“學術之星”、四川大學“優(yōu)秀博士”、四川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研究生干部”、四川大學“光華獎學金”、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二等獎學金”、西華師范大學“十佳學術之星”、西華師范大學“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三等獎學金”、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學質(zhì)量獎“二等獎”等多項榮譽稱號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