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文,、圖/李慧仙)12月8日,,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專業(yè)師生奔赴沐川,在沐川實驗中學、沐溪中學,、沐溪小學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此次活動由教院王立新教授帶隊,,心理學專業(yè)教師馬藝丹,、劉采夢及28名心理學專業(yè)學生參與。

8日上午,,王立新,、馬藝丹、劉采夢三位心理學老師分別帶隊前往沐川實驗中學,、沐溪小學和沐溪中學,。在這三所學校同時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心理健康課程及個體評估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小學是青少年早期發(fā)展階段,,“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正確面對厭學等負面情緒,,學會恰當地,、正確地體驗情緒和表達情緒”是這一階段的主要內容之一。針對這一特點,,心理學專業(yè)同學在沐溪小學開展了關于“情緒輔導”和“激發(fā)學習”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課,。讓他們在課堂中學會如何調控情緒,找到自己的學習動機,,確立屬于自己的學習目標,,促進學生更好的適應生活,提高學習效率,。小學階段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和興趣愛好,,在各種活動中悅納自己。針對這一特點,,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開展了以“我是誰”為主題的團體活動,,通過“猜猜他是誰”和“酸酸甜甜就是我”等活動,讓學生明白人無完人,,我們不能去改變他人,,但是可以悅納自己的道理。

初中是青少年的敏感時期,,他們的心理活動往往處于矛盾狀態(tài),。在對學生心理特點的理解之上,心理學專業(yè)學生以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認識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為目標,,帶領初中部同學進行了“像我這樣的人”,、“神奇的漂流紙”等活動,讓他們在團體環(huán)境中學會團結協(xié)作,,思考自己有什么樣的性格,、能力、情緒狀態(tài)和人際關系,,將抽象的自我落實到具體的細節(jié),。

在開展心理健康課和團體活動的同時,在8日一天之中,,16名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對沐川中學和沐溪小學的學生進行了個體評估,,共計評估學生157名。
近年來,,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堅持在馬邊,、沐川等學校心理輔導機構開展廣泛深入合作,通過心理學實踐周進行講課,、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游園等活動,對心理健康知識進行普及和宣傳,,為樂山各地師生提供心理健康輔導,,提高師生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健康水平。今后,,在黨組織的號召與引導下,,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有效幫助,。